沸沸揚揚的“驢友第一案”背后,法官們做了什么?他們又是怎么想的?請聽本文作者、審理該案的法官怎么說。
案情簡介:湖北省石首市21歲的年輕女子駱某參加“驢友”自助游出外露營時被山洪沖走不幸身亡。2006年 8月4日,駱某的父母作為原告,將組織者梁某及其他11名同去的“驢友”起訴到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法院。他們認為,12名被告對駱某的死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請求法院判令12名被告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共計15萬余元,同時提出20萬元的精神損害賠償金。
2006年11月22日,這起備受關注的狀告“驢友第一案”一審宣判,判令組織者梁某承擔65%的責任比例,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16萬余元,其他同行者承擔15%的責任比例,連帶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4萬余元,由駱某自行承擔20%的責任比例。
案件宣判后,引發了全國范圍的討論。有評論說,法院的一審判決,將“驢友”出行免責條款中包括生命自負的AA制“潛規則”否定,這就意味著在今后的“驢行”中,發帖的“驢頭”將要對每一位“驢友”的意外傷亡負起最大的責任。對于貧窮或富有、具有或不具有豐富戶外運動經驗的“驢頭”來說,這都是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也必將對目前戶外探險或自助游活動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受理“自助游”糾紛第一案
這個案件被受理后,網民在網上展開了大規模的討論,我們也在網上瀏覽了部分評論。作為具有專業法律知識的人,我們同樣感到些許困惑,同時也覺得責任重大,首先因為12名被告的住所地分散在南寧市的各個城區,因此各個城區對這個案件都有管轄權。原告最終選擇在我們法院起訴,是出于對我們法院的信任。
這個案件的社會影響力很大。判決結果將取得怎樣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能否給大眾一個良好的行為方式的引導,都是大眾所期待的。
我們積極查找資料,一是希望能找到“自助游”性質的明確界定;二是看看這類糾紛有沒有相關法律規定可以依照或是法學專家的觀點可供參考。
結果讓人失望!幾天下來,我們雖然熬紅了雙眼,但還是沒能找到法律上對“自助游”的定義,也沒能找到可以依據的法律規定或者其他法院的判決,由于“自助游”是迅速發展的新興旅游方式,法學專家們對這方面的法律問題也鮮有涉及。然而,如此讓人關注的糾紛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只有發揮自身所有能力,憑著內心對公平正義的理解,給大家一份法律答卷。
拿到案卷,我們翻閱了所有案卷材料,對原告、被告的訴訟主張及舉證情況有了大致了解。經過一個下午的研究,我們找出案件的幾個必須重點調查清楚的地方。比如,此次“自助游”的全過程、梁某收取費用的合法性及該費用的性質、當時露營地選擇的合理性、山洪暴發時團員們是否有積極的相互救助的行為等。
開庭:女孩母親情緒失控
案件定于2006年10月19日公開開庭審理。那天早上,旁聽席早早擠滿了人。他們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什么。
駱某的父母早年離了婚,她生前一直跟著母親生活。她的父親沒有出庭,神情悲戚的母親坐在原告席上,沉默著。
11個被告共同委托的兩個代理人整理著資料,惟一沒有委托代理人的被告坐在旁邊,臉上透出不安和無奈。
8時30分,我們走上審判席,全場起立,空氣瞬時凝固了一般。
隨著法庭調查的展開,聽著代理人陳述自己女兒離開人世的全過程,母親終于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哭著對被告說:“我的女兒剛剛參加工作,我這個單身母親以為盼來了好日子……我趕到女兒出事的地點,光著腳下到河床,只想知道她是怎么離開我的,一想到她被水沖走時的無助和恐懼,我這個做母親的就揪心地疼啊……”
全場寂然無聲。我們能體會一個母親失去惟一的女兒是怎樣一種傷痛,但法庭有紀律,我們只能不止一次地提醒她注意控制情緒。
面對駱某母親的指責,被告顯得委屈和無力,我們相信被告心里是有內疚和同情的,但法庭畢竟是針鋒相對的地方,各被告堅持認為自己對此次事件的發生不存在主觀過錯,無違法行為,造成女孩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山洪暴發,屬于不可預見的意外事件。被告梁某組織自助游的行為并非營利行為,原告與各被告之間也不存在合同關系,原告的訴請是基于道德義務規范而非法律上的義務規范,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各項訴訟請求。
辯論激烈進行,一直持續到中午11點30分,雙方守著各自的陣營,寸步不讓,法庭調解無法進行,我們只好宣布閉庭,待合議庭合議后擇日宣判。
就在我們走下審判席的時候,母親哭出聲來,對被告說:“你們知道我女兒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嗎?她是我生命的全部,是我今后的依靠;我都不知道,我以后該怎么生活。我惟一的希望破滅了。”
女孩母親的聲音在法庭里回響,敲擊著每個人的心。想起許多人在網上發表的認為駱某“自作自受”的評論,我們不寒而栗。面對一條年輕生命的消逝,難道就只能漠然地以一句冰冷的“沒有合同關系”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嗎?
三次合議:“驢友”是否需負責
庭審結束后,我們立即進行了第一次合議,對能夠查清的事實進行了歸納:2006年7月7日,梁某用“色狼回心轉意”的網名,在南寧時空網發帖,召集網友報名到武鳴縣兩江鎮趙江進行戶外探險活動。受陳某邀請,駱某答應與陳某一同前往參與活動。
7月8日上午,駱某及另外11人在南寧市安吉客運站與梁某會合,在每人交付給梁某60元的活動費用后,乘坐由梁某提供的車輛前往武鳴縣兩江鎮趙江進行戶外探險活動。
當晚,因活動區域的周圍地勢險峻,該團隊就在趙江河谷裸露的較為平坦的石塊上安扎帳篷露營休息,駱某與陳某同住一個帳篷。
從當天晚上至7月9日凌晨,該團隊露營地區連下了幾場大暴雨。7月9日上午7時許,連場的大暴雨導致趙江山洪暴發,在河谷中安扎的帳篷被山洪沖走,駱某亦被卷走。12名被告在混亂中通過自救或互救基本脫離危險后,發現駱某已經失蹤,遂打電話報警。此后,由兩江鎮政府組織的搜救隊在趙江下游離事發地點大約3公里的三聯村處河谷石縫中找到了已經遇難的駱某的遺體。
綜合上述查清的事實,我們找出案件的重點在于:1.梁某在網上發帖召集并收取每人60元的費用,沒有訂立任何形式的合同,梁某也不具備任何組織旅游的資質;2.13人乘坐梁某提供的車輛在梁某的帶領下赴趙江露營;3.夜晚梁某組織團員在河床中裸露的石塊上露營且未安排人員守夜;4.當地事發當晚連下了幾場大暴雨;5.山洪暴發后幾秒鐘之內沖走了駱某露營的帳篷,12名同行人員慌亂中完成自救,但不能確定當時是否有機會和能力救助駱某。
第二次合議,我們對責任應當由誰來承擔的問題展開了討論。當合議庭討論到同行的12人是否需要承擔責任的問題時,合議庭的意見分歧出現了。一種看法認為,由于山洪暴發是瞬間發生,當時誰都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去救助他人,法律不能要求一個人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救助其他人的生命。因此,這12個人不用承擔責任。另一種看法認為,他們選擇一同出游時相互間就產生了互相救助的義務,由于他們未能舉證證明自己已對駱某實施了積極的救助行為,且從后果上看,這個義務并沒有被很好地履行,因此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在這個事件中,這12個人并不存在過錯,但基于公平原則,應當適當分擔損害后果。關于這一點,這次合議沒有取得一致意見。
第三次合議,經過幾天的討論,我們將12名同行人員是否需要負責的問題確定了下來,合議庭取得了一致意見,認為他們選擇一同出游時相互間就產生了互相救助的義務,由于他們未能舉證證明他們已對駱某實施了積極的救助行為,且從后果上看,這個義務并沒有被很好地履行,因此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但由于當時的環境及條件所限,這12個人對損害后果承擔的責任應當被適當限制。這次合議還確定了責任的比例分擔問題,認為駱某未能對他人進行救助,連自救義務都未完成,同行人員雖未能對駱某進行有效救助,但完成了自救義務,因此,駱某應承擔比其他同行人員更重的責任比例。
判決:注定會引發爭議
幾天后,判決出來了。針對本案最重要的爭議焦點,法院認為應根據受害人駱某、被告梁某與其余11名被告在本次戶外活動中的主觀過錯大小、事發當時的客觀條件及其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來確定本案的民事責任較為適宜。最終,酌定受害人駱某、被告梁某與其余11名被告按2.5∶6∶1.5的責任比例來承擔本案的民事賠償責任。
法院判令組織者梁某承擔65%的責任比例,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16萬余元,其他同行者承擔15%的責任比例,連帶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4萬余元,由駱某自行承擔20%的責任比例。
案件的結果震驚了全國,引發了更大范圍的討論。贊賞的、反駁的、樂觀的、悲觀的,怎樣的觀點和評論都有。我們理解大家的心情,對于我們而言,我們的觀點、想法已經完全體現在這個無論怎樣都會引發爭議的判決里。我們深知,一個判決并不能對立法現狀有太多的影響,作為一名人民法官,我們的任務是公正審理每一個案件,但我們仍然十分希望通過個案顯現的法律后果去引導公眾的行為方式。
一個新興事物出現了,雖然沒有法律來規范,但并不代表就不會產生民事責任,或者所有的損害后果都無人承擔。法律缺位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缺位放縱責任。這個案件表面是一種新興旅游方式的責任承擔,實質上透出了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我們希望引發這種思考,希望能矯正社會上輕視他人生命及自身生命的思維誤區。我們很高興看到,現在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一個人生命的價值遠比責任究竟由誰來承擔有意義得多。
法律有盲區,我們不愿意抓住這個盲區簡單下判,如果這個女孩的死亡和我們這個看似沒有法律依據的判決,能夠促使這個行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促使大家增添對他人及自己生命的責任感,讓大家意識到每個人不是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在一些特定的場合,還需要對其他人的生命負責,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我們希望這是一個“吃螃蟹”的判決,判決的目的不是要阻礙這種旅游方式的發展,而是敦促人們要本著對生命尊重的理念來組織和參加這些有風險的活動,否則,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悲劇發生,這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
我們需要判決透露這樣的信息:如果你沒有相關資質和能力,請你謹慎行事,否則就不能逃避可能造成的損害后果。
摘自《法律與生活》半月刊2007年1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