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旅游總遇黑店 無良商家為啥專坑中國人?!
文丨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法律問題專家 岳屾山
新聞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和旅游簽證手續的簡化,出境旅游已經變得越來越平常。旅游期間,買!買!買!似乎成了一種新的消費時尚。但是最近,不少媒體爆出,在國外,有不少黑心商家專坑中國人!
據新華社報道,近年來,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游客,通過洗腦式宣傳、制造爆買假象、拒絕退貨等手段,一步步將消費者引入精心布置的高額免稅保健品購物陷阱。
中國公民在境外遭遇消費陷阱、強買強賣等情況時, 應該如何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首先要有維權意識,養成保留消費單據、收集一手證據的習慣,遇到侵權時作為證據使用,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國外專坑中國人的騙局,一些國內的旅行社難辭其咎!
由于出境團隊游客與當地社會基本隔離,根本沒機會獲知商品的合理價格。一些中國本土的旅行社,深諳國內低價旅游、購物營利的模式,也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向境外復制。這些所謂的免稅店,不過是披著免稅店外衣,與一些國內旅行社勾結,專門面向國內游客伸黑手的普通購物店罷了。
專坑中國人背后還有國外機構管理不善
海外黑心商店把黑手伸向中國游客,還有當地相關部門的管理不善。例如在日本,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領事部曾就此事多次與日本消費者廳、觀光廳等部門協商,但得到的答復是清一色的無能為力,而且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的情況十分嚴重。
出國旅游要敢于維權 對消費騙局說不!
中國公民在境外遭遇消費陷阱、強買強賣等情況時, 應該如何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首先要有維權意識,養成保留消費單據、收集一手證據的習慣,遇到侵權時作為證據使用,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當然,從根本上遠離消費騙局,最好的方法莫過于旅游者自身境外購物時,要冷靜判斷,理性消費。境外消費被騙 國內監管不能坐視不管
我國的《旅游法》規定,旅行社組織、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但是,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對于違反上述規定的,旅游者有權在旅游行程結束后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并先行墊付退貨貨款,或者退還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的費用。
要從根本上保障出境游客的權益,除了媒體曝光境外騙人免稅店的拙劣伎倆,提高公民的維權意識,國內部分旅行社催生的畸形旅游生態,也亟待監管部門出狠招、出真招整治!
期待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讓出國游回歸休閑文化之旅
近年來國家提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這些看似與旅游毫無關聯的政策方針,其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旅游者、消費者的消費方向。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中國創造、中國品牌走向世界,那時,中國游客在國內便可買到物美價廉的各類產品,旅游也就自然回歸成休閑文化之旅,而非購物掃貨之累,所謂的境外游的消費陷阱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