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猝死前疑遭網暴”事件之法律評析
文/蕭冉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深圳分所律師
新聞背景
近日,某網友在微博發文稱,其母親劉某,系河南省新鄭市第三中學的一名歷史教師,在為同學們上網課時遭人惡意入侵課堂并受到網絡暴力后心梗去世。該網友稱,自今年10月初,在劉老師的網絡課堂上、網絡暴力行為就一直存在,直至10月28日晚直播課堂上,網絡暴力已經達到很嚴重的程度,在該網友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直播課堂上出現了播放音樂、說一些與課堂無關的“網絡低俗梗”來擾亂紀律的情況,更有甚者對劉老師進行言語侮辱,導致劉老師情緒激動落淚退出直播課堂,兩天后劉老師被發現并確認因心梗去世。
此事件一經發生,隨即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網絡暴力入刑等問題的熱論。
律師分析
一、此事件中網絡暴力者應承擔哪些責任?
據最新報道,就劉老師死亡一事,經當地公安機關調查反饋已排除刑事案件。針對網傳劉教師遭遇網絡暴力事件,公安機關已經立案偵查,目前此事件處于立案偵查過程中。如后續經當地公安機關偵查,查明網絡暴力人員與劉老師的死亡有直接關系、則網絡暴力者可能因其入侵他人網課、在網課上公開辱罵他人、干擾課堂秩序的行為承擔如下責任:
1、刑事責任
根據《最高院、最高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厚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故本次事件中,網絡暴力者情節嚴重的,涉嫌構成我國《刑法》中的尋釁滋事罪。
關于網絡暴力者對劉老師的侮辱,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之規定,網絡暴力者涉嫌構成侮辱、誹謗罪。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我國刑法關于侮辱、誹謗罪的規定明確除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侮辱、誹謗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范疇,需要受害者或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受害者及其近親屬往往存在舉證困難的問題,導致維權艱難。對此,根據我國刑法對侮辱、誹謗罪的規定,受害者及其近親屬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以彌補受害者及其近親屬舉證能力的不足。
另針對網傳網絡暴力者利用黑客等技術入侵網絡課堂的行為,還涉嫌違反我國《刑法》關于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規定,可能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2、行政責任
網絡暴力者行為未達到尋釁滋事罪、侮辱誹謗罪及計算機信息系統類罪名認定標準的,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九條及第四十二條規定及我國《網絡安全法》: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從事非法侵入他人網絡、干擾他人網絡正常功能、竊取網絡數據等危害網絡安全活動之規定,也可對網絡暴力者擾亂公共秩序、侵入他人網絡、侮辱誹謗他人的行為進行罰款、行政拘留等處罰。
3、民事責任
除上述網絡暴力者可能承擔的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外、本次事件中、某網友還可能以其母親的人格權受到侵犯為由追究網絡暴力者民事侵權責任。根據我國《民法典》相關規定,公民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及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前述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或其近親屬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
4、特別指出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考慮到上網課的人員有相當一部分是未成年人,如網絡暴力者系未成年人的,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此事件中可能產生的刑事責任;我國《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中也有相應的未成年人從輕、減輕及免除處罰規定,但不意味著違反法律未成年人可以逃避懲戒。根據《刑法》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另對于未成年人造成的侵權結果、依照《民法典》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下及16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不能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二、其他可能承擔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本次事件中,除網絡暴力者可能承擔相應的責任外,如果網課平臺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疏忽大意等過失行為、例如:在網絡暴力行為發生后,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遏制,則也應對網絡暴力行為擴大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為網絡暴力行為提供幫助的人員,如向網絡暴力者提供網課賬號等分析其主、客觀方面后,也可能與網絡暴力者共同承擔或單獨承擔相應刑事、行政及民事責任。
結語
自從互聯網誕生以來、網絡暴力行為屢見不鮮、本次事件在現實生活中也并非個案,盡管目前事件發生的當地警方還在立案偵查,無法確定網絡暴力者的行為與劉老師的離世是否有關,斷定網絡暴力者承擔本文所述的相關責任還為時尚早,但我們在網傳的截圖及視頻中可以明確看到,某些網友的發言明顯不當,一定程度上對他人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尤其是在當下,疫情蔓延,很多學生需要通過網課學習,因此防止網暴行為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凈化互聯網環境、杜絕網絡暴力也是保障我國青少年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一環。“尊師重教”是我國優良傳統,通過技術入侵網課、擾亂課堂秩序、侮辱老師的行為,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破壞,值得全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