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未提起上訴,是否會阻礙申請再審?
文/魏冕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北京總所律師助理
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如果沒有就一審裁判結果提起上訴,其再審申請是否會因未及時行使上訴權而被法院駁回?筆者最近參與的一起再審案件就遇上了這一問題。為探明究竟,筆者檢索了不少司法案例作為參考,發現法院可能將當事人未積極行使上訴權作為裁定駁回再審申請的理由。
案例分析
在最高法民申5409號案件中,最高法院認為,申請人未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對此缺乏再審利益,故其再審申請理由不能成立;在(2019)最高法民申71號案件、(2020)最高法民申6979號案件中,最高法院均認為,申請人未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一般應視為其接受一審判決結果。申請人在二審裁判結果未改變一審判決對其權利義務的判定而且申請人無正當理由放棄上訴權利的情況下申請再審,明顯與申請人在一、二審訴訟期間行使處分權的行為相悖,故對其申請再審事由不予審查。
上述案例中,法院的裁判邏輯也不難理解∶兩審終審制是我國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當事人如認為一審裁判結果錯誤,應當提起上訴,選擇民事訴訟審級制度設計內的常規救濟程序尋求權利的救濟。再審程序是針對生效判決可能出現的重要錯誤而賦予當事人的特別救濟程序,如在窮盡了常規救濟途徑之后,當事人仍然認為生效裁判有錯誤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否則將變相鼓勵或放縱不守誠信的當事人濫用再審程序,從而使得特殊程序異化為普通程序,有違兩審終審制的基本原則。
律師分析
那么,是否當事人未上訴就會導致其無法成功申請再審呢?筆者認為并非必然。
首先,從現行的法律規定和政策文件來看,我國在制度規定層面并未否定未對一審裁判文書提起上訴的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規定了當事人可申請再審的裁判文書范圍為發生效力的裁判文書,并未針對一審、二審的不同情形進行區分;《民訴法解釋》第三百七十八條、第三百八十一條所列舉的不得申請再審或法院不予受理的情形中,也并不包含未對一審裁判文書提起
上訴的情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九條第(二)項規定,當事人未經上訴而對生效的一審裁判文書申請再審,經法院審查決定再審的,則當事人應當交納案件受理費。同時,從法院發布的一些司法文件中也可以找到支持的依據,如最高法院《第一次全國民事再審審查工作會議紀要》第6條明確表示,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二審民事裁判文書,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法院應當受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立案審查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二審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申請再審人可以提出再審申請。
同時,另有司法案例表明,法院沒有將申請人是否上訴作為裁定再審的考量因素。如在(2020)最高法民再275號案中,部分再審申請人并未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而且被申請人的答辯意見中也就此提出了抗辯,但最高法院沒有回應這一抗辯理由,且最終作出了改判在(2020)最高法民申275號案中,申請人同樣未提起上訴且被申請人就此進行了抗辯,但是法院并未因此認定申請人不具備申請再審的權利,對申請人的申請理由進行了實體審理;在最高院(2015)民申字第1823號案件中,盡管一審當事人均未上訴,法院還是作出了再審裁定。
值得一提的是,刊載于《人民司法》2021年第16期的《可上訴但未上訴民事案件再審審查的審視與反思》一文,也對未上訴當事人的再審申請審查進行了探討。該文作者系一線審判人員,其觀點值得我們參考。作者認為,應對再審申請人的未上訴理由進行前置審查,如認定其系無正當理由放棄上訴權利的,應對其再審申請理由不予審查,裁定駁回其再審申請。對于正當理由的范圍,作者認為可以借鑒《新民事訴訟法再審程序疑難問題解答與裁判指導》一書中的觀點,主要有∶1.一審后當事人沒有收到判決書,致使其不知道上訴期限;2.一審后當事人遇不可抗力無法上訴;3.有證據證明上訴狀已經郵寄,但法院沒有收到;4.有證據證明當事人遭遇恐嚇、威脅、人身強制而不敢上訴、不能上訴;5.有證據證明上訴期內當事人的確不知道存在再審事由等。
綜上,對于一審裁判作出后未提起上訴能否申請再審的問題,司法實踐中確存在爭議。律師如代理申請人一方的,應當全面了解有關規定及司法實踐做法,做好應對預案和對當事人的風險提示;如代理被申請人一方的,既要對申請人提出的再審理由進行全面實質性的答辯,又可以對方未提起上訴為由要求駁回其再審申請。最后對于當事人而言,建議根據案件裁判結果認真考慮,如認為有必要,應積極行使上訴權,避免因為未上訴而影響再審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