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轉股權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文| 王丹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公司業務部律師
1999 年7 月30 日,原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共同下發了《關于實施債權轉股權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主要為處置銀行原有的不良信貸資產,同時為了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扭轉虧損的不利局面而制定,故此類型的債權轉股權一般被稱之為政策性債權轉股權。實踐中,還存在另外一種性質的債權轉股權,即商業性債權轉股權。2012 年1 月1 日實施的《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債權轉股權,是指債權人以其依法享有的對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債權轉為公司股權,增加公司注冊資本的行為。雖然該辦法因2013 年修正的《公司法》取消部分公司注冊實繳制的變更而被配套頒布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廢止,但對于債權轉股權的定義仍在持續沿用。政策性債權轉股權主要針對銀行及國有企業,且具有其特定歷史背景,有特定的審批操作流程,并不具有過多的討論空間。以下本文就商業性債權轉股權的理論基礎、債權轉股權過程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及相關法律風險的防范向大家簡要介紹。
一、債權轉股權的法律背景
2004 年《公司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從該規定可以看出,《公司法》以列舉的方式明確了可用于出資的內容,但其中并不包括債權。故在2005 年《公司法》修訂之前,商業性債權轉股權操作上并沒有法律層面的支持。2005 年《公司法》修訂后,擴大了公司出資的形式,雖然并沒有明確債權可以進行出資,但從《公司法》層面上減少了對債權轉股權的障礙。從《公司法》的修訂可以看出,對于公司出資的形式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同時隨著實務界不斷出現債權轉股權的案例,理論界也一直在倡導完善債權轉股權的相關法律規定,以達到保護債權人權利的同時,增加資金的利用效率。2012 年1 月1日《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辦法明確規定了可進行債權轉股權的三種情況:一是公司經營中債權人與公司之間產生的合同之債轉為公司股權; 二是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確認的債權轉為公司股權; 三是公司破產重整或者和解期間,列入經人民法院批準的重整計劃或者裁定認可的和解協議的債權轉為公司股權。自此,我國徹底放開了對商業性債權轉股權的禁止[本文僅討論以債權人對公司的自由債權轉為公司股權的情況,不涉及以第三人債權轉為股權的內容。]。2014 年3 月1 日實施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雖然廢止了《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辦法》,但仍在第七條明確的轉為公司股權的債權應當滿足的條件,其內容基本與《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辦法》規定一致。
二、債權轉股權過程中存在的法律問題
(一)新《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實施后,債權轉股權是否仍需評估
原《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用以轉為股權的債權,應當經依法設立的資產評估機構評估。債權轉股權的作價出資額不得高于該債權的評估值。根據該規定,在《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廢止《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辦法》前,商業性債權轉股權均需要對債權進行評估。結合原《公司法》關于實繳制及驗資等規定的立法目的,該處規定的評估亦是從保護公司、其他股東及債權人的利益出發。在2013 年新《公司法》頒布,將注冊資金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之后,從注冊資本的繳納、驗資等方面放寬了對股東出資的要求,故而配套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對債權的評估也未再強制性要求。由此,目前普通的商業性債權轉股權是否評估可由雙方協商確定,但若在轉換過程中過高的計算了債權的價值,在公司資產不足以對外承擔責任的情況下,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原債權人仍有就不實部分出資承擔責任的可能。對于涉及國有資產的債權轉股權,結合目前國資部門的相關要求及對國有資產保護的角度考慮,我們認為仍需按照國有資產評估的相關規定對債權予以評估。
(二)關于債權轉股權過程中的稅務處理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了納稅人的納稅義務。為促進企業兼并重組,
2009 年,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 號),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重組的所得稅處理給予了遞延納稅的特殊待遇,同時規定,企業重組,除符合本通知規定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的外,按以下規定進行稅務處理:(二)企業債務重組,相關交易應按以下規定處理:2. 發生債權轉股權的,應當分解為債務清償和股權投資兩項業務,確認有關債務清償所得或損失。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交易各方對其交易中的股權支付部分,可以按以下規定進行特殊性稅務處理:企業發生債權轉股權業務,對債務清償和股權投資兩項業務暫不確認有關債務清償所得或損失,股權投資的計稅基礎以原債權的計稅基礎確定。企業的其他相關所得稅事項保持不變。2010 年,稅務總局發布了《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 年第4 號),為企業享受特殊待遇提供了程序方面的指引。2014 年3 月,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國發〔2014〕14 號),亦提出完善兼并重組所得稅政策。
(三)債權轉股權過程中第三人權利保護的問題
債權轉股權的過程中,權利人的資產由原來相對穩定的債權轉換為較不穩定的股權。此中,在債權轉股權中的債權人作為債務人的情況下,其債權人的債權受清償的可能性會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股東所持股權價值的實際變化而受影響。且在債權轉股權過程中,若債權人惡意低價作價債權,亦有可能是其債權人利益受損,那此時,外部債權人的權利應該如何保護呢?《合同法》第74 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根據該規定,若出現債權人惡意以不合理的低價轉換股權的,外部債權人有權行使撤銷權。綜上,我們可以看出,若債權轉股權過程中債權作價過低,存在惡意損害外部債權人利益的可能,那外部債權人可以根據《合同法》第74 條的規定,享有撤銷權;若不存在該種惡意,因股權也是資產的一種形式,雖然股權較債權的穩定性較差,但仍不能被認定為存在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的情形。
隨著我國公司法的歷次修訂,我們可以看出公司法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讓不同主體更加方便的參與公司,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債權轉股權作為其中一種方式,可以緩解資金供需雙方的矛盾,通過對債權轉股權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了解債權轉股權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及風險防范,能夠有效提高債權人及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期待我國《公司法》能夠借鑒經驗,對債權出資進一步進行明確,作出更為細致、完善、具備可操作性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