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冰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
導讀
2016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規定》已經施行。《規定》針對獨立保函的性質做出了定義,詳細講解了獨立保函欺詐問題,嚴格限定獨立保函止付條件,區分了獨立保函與一般擔保以及連帶保證,并明確在國內交易中也可以使用獨立保函,對保函開立保證金的性質也做出了規定。
我國的銀行在參與國際工程承包、國際并購和國際貿易項目中已經開始大量使用獨立保函。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布局和實施,我國的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參與國際交易的程度會更為深入,應該更為理解和重視獨立保函的運作規則和潛在風險。同時,從國內方面來看,在獨立保函司法解釋出臺前,擔保法并未肯認獨立擔保的有效性,最高法院在多個司法案例中確定了國內交易項下不允許使用獨立保函的審判原則。但是隨著中國逐漸融入全球市場的趨勢,國內交易逐步與國際交易同軌,此次獨立保函司法解釋的出臺更是肯定和認可國內交易項下獨立保函的有效性。因此,此次獨立保函司法解釋的出臺,對于促進國內市場發展和完善我國擔保法律制度均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獨立保函司法解釋的出臺后,我們應該如何重新看待獨立保函這一具有抽象性的金融工具?是否所有企業都可以開立獨立保函?獨立保函應當具備哪些法律要件?獨立保函是否適用擔保法的規定?獨立保函的法律效力如何?銀行如何審查保函索賠文件?如果存在受益人欺詐性索賠保函和濫用索賠權,當事人和銀行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這些都是司法解釋所要解答的實踐問題。
一、獨立保函的性質
《規定》第一條明確規定了獨立保函的性質,是指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為開立人,以書面形式向受益人出具的,同意在受益人請求付款并提交符合保函要求的單據時,向其支付特定款項或在保函最高金額內付款的承諾。前款所稱的單據,是指獨立保函載明的受益人應提交的付款請求書、違約聲明、第三方簽發的文件、法院判決、仲裁裁決、匯票、發票等表明發生付款到期事件的書面文件。獨立保函可以依保函申請人的申請而開立,也可以依另一金融機構的指示而開立。開立人依指示開立獨立保函的,可以要求指示人向其開立用以保障追償權的獨立保函。《規定》第三條進一步確定了獨立保函的識別,保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主張保函性質為獨立保函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保函未載明據以付款的單據和最高金額的除外:(一)保函載明見索即付;(二)保函載明適用國際商會《見索即付保函統一規則》等獨立保函交易示范規則;(三)根據保函文本內容,開立人的付款義務獨立于基礎交易關系及保函申請法律關系,其僅承擔相符交單的付款責任。獨立保函與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不一樣,擔保法關于一般保證或連帶保證規定不適用于獨立保函。
二、獨立保函欺詐
獨立保函兼具擔保和單方承諾兩種法律性質,但是和單純的單方承諾不一樣,獨立保函的法律行為目的仍然是提供擔保,如果徹底脫離了這一目的,縱容受益人利用獨立保函惡意或隨意地提出索賠,將導致當事人權利義務之間的嚴重失衡。在實踐中,由于開立人對獨立保函項下的單據僅作表面審查,而單據較多來源于受益人自身,因此獨立保函制度存在受益人欺詐的風險。為此,各國司法實踐均認可欺詐構成獨立保函獨立性原則的例外,不允許受益人從欺詐中獲利。《規定》第十二條明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構成獨立保函欺詐:(一)受益人與保函申請人或其他人串通,虛構基礎交易的;(二)受益人提交的第三方單據系偽造或內容虛假的;(三)法院判決或仲裁裁決認定基礎交易債務人沒有付款或賠償責任的;(四)受益人確認基礎交易債務已得到完全履行或者確認獨立保函載明的付款到期事件并未發生的;(五)受益人明知其沒有付款請求權仍濫用該權利的其他情形。
保函欺詐訴訟可能拖延多年,而開立人從接到索賠到對外的時間僅為很短時間,為了避免開立人對外賠付后給申請人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及時救濟開立人的權利,各國法院在一般都會賦予開立人在訴訟或仲裁前或期中申請法院簽發止付令的程序。《規定》第十三條賦予了獨立保函的申請人、開立人或指示人發現存在保函欺詐情形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前,向開立人住所地或其他對獨立保函欺詐糾紛案件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中止支付獨立保函項下的款項,也可以在訴訟或仲裁過程中提出申請。法院簽發支付令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止付申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證明本規定第十二條情形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二)情況緊急,不立即采取止付措施,將給止付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三)止付申請人提供了足以彌補被申請人因止付可能遭受損失的擔保。關于條件(一)中的高度可能性的證明標準非常值得分析,保函欺詐案件的證明標準和其他民事案件相比更高,《規定》第二十條關于獨立保函欺詐案件的證明標準中采納了刑事訴訟案件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
同時司法解釋還從反面規定了兩種不能簽發止付令的情形,止付申請人以受益人在基礎交易中違約為由請求止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開立人在依指示開立的獨立保函項下已經善意付款的,對保障該開立人追償權的獨立保函,人民法院不得裁定止付。
三、獨立保函與從屬性保證的區別
第一,獨立保函具有獨立性,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具有從屬性。獨立保函是一個單方承諾,是一個獨立運行的系統,獨立保函的開立人的付款義務,和基礎交易關系、開立申請關系是相獨立、相分離。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從屬于主債務,它和基礎交易關系是主從關系,主債務不存在,保證責任也隨之消滅。
第二,獨立保函開立人付款義務具有跟單性。付款條件是受益人請求付款并提交符合獨立保函要求的單據,開立人是不享有保證所給予的各種保護的,包括主債務人的抗辯權以及先訴抗辯權,受益人也無需證明基礎合同項下存在違約事實。在獨立保函中,除法定欺詐情形外,開立人只能依據單函不符提出抗辯。
四、明確國內交易中獨立保函的效力
獨立保函具有提示付款單據簡單、付款責任嚴厲的特點,近年來為國內交易開具獨立保函已經成為我國金融機構的一項重要業務,因此,明確國內交易中獨立保函的效力對經濟活動的穩定十分重要。《規定》第十三條首次明確統一了國際和國內獨立保函的效力認定規則。在《規定》出臺之前,我國《擔保法》的司法解釋中曾一貫主張獨立保函僅能適用于涉外交易,不能適用于國內交易,最高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曾認為考慮到獨立擔保責任的異常嚴厲性,以及使用該制度可能產生欺詐和濫用權利的弊端,尤其是為了避免嚴重影響或動搖我國擔保法律制度體系的基礎,獨立擔保只能在國際商事交易中使用,不能再國內市場交易中運用。但是,國內保函不能采取獨立保函方式的立場限制了市場交易的發展,比如國內銀行指示另一家國內銀行對外開具獨立保函,而指示行本身開具的保函只能是非獨立保函,則可能導致開立行在對外開具獨立保函時需要指示行提供其他擔保,這明顯不利于資金融通,國內保函不能采取獨立保函方式的立場限制了市場交易的發展。基于上述原因,國內的主流思想都主張涉外保函和國內保函應同等對待,均可以開立獨立保函。因此,《規定》第二十三條約定當事人約定在國內交易中適用獨立保函,一方當事人以獨立保函不具有涉外因素為由,主張保函獨立性的約定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準許了國內獨立保函的合法性。
五、明確開立保證金的性質
《規定》第二十四條:對于按照特戶管理并移交開立人占有的獨立保函開立保證金,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凍結措施,但不得扣劃。保證金賬戶內的款項喪失開立保證金的功能時,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扣劃措施。開立人已履行對外支付義務的,根據該開立人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解除對開立保證金相應部分的凍結措施。
申請人在申請銀行開立保函的時候,銀行往往會要求申請人交納一定的保證金存在該銀行,該保證金賬戶仍然是以申請人的名義開立,但是由銀行進行特戶管理,申請人無權擅自支用。司法實踐中對獨立保函開立保證金的性質認識不統一,《規定》明確,在保證金特定化(特戶管理方式)且移交開立人占有的前提下,保證金具有金錢質權的性質,所擔保的是開立人在對外兌付保函之后所享有的追償權,開立人對已占有的該保證金享有優先權。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深入發展,具有擔保功能的獨立保函在國內外經濟活動使用頻繁。與此同時,訴至法院的獨立保函糾紛案件也不斷增多,而已有法律并未對獨立保函進行明確規定,導致司法實踐中長期以來對獨立保函認識不清,處理不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出臺有利于正確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對外開放。